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news.pubTime}} 浏览量:{{news.hits?news.hits+1:1}}次
编者按:今年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五届五次会议召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质科院”)机构改革启动实施之年。省质科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锚定建设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质量科学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引领质科院稳步、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政治建院建设的意见》,院人力党群部牵头组织开展“党建引领”系列案例征集,强化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现对各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系列案例进行展播,充分展现各党组织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创新实践、突出成效和先进经验。
以高质量党建把好科技创新的“舵”“帆”“桨”
能源和健康计量中心党总支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命题,推动以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能源和健康计量中心党总支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党建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中心科技创新的“红色引擎”。2024年,中心首次牵头1项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1项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成果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新立项各类科研项目18项,已验收或达到验收标准的科研项目18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其他知识产权10项;编制各类标准、技术规范24项,其中国际标准4项,国家级以上标准规范占比79.1%。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8篇。
一、以政策导向为“舵”,把准计量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航向”
自党总支成立以来,紧抓科技创新这一主题,常态化开展各类科技项目讨论研究,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提质见效。
一是抓深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建立中心例会制度,及时传达王浩省长关于科技工作讲话的精神、全省市场监管领域重点工作任务推进会精神,深入领会并准确把握院党委会关于科技工作的决策部署精神,以“心无旁骛抓落实、创新创造抓落实、务求实效抓落实”的鲜明导向,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切实统一思想和行动。各党支部书记通过上专题党课、集中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工作实践紧密融合,引导党员同志们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
“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主题党日活动
二是抓实能力建设,挖掘科技发展潜力。以“对标学先进 攀高争一流”为主题开展实验室建设专题会议,19名实验室主任对标逐一汇报2024至2026年项目建设、业务发展、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开展实验室建设专题会议,共同对标攀高,思考新赛道、新模式、新能力,谋划中心发展;召开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升专题会议,站在质科院的高度上谋划实验室科技项目建设,围绕如何加快服务能力从计量器具领域向产品的检验检测领域延伸,深入探讨业务优化、科研突破、质量提升及团队建设等创新转型发展思路。
召开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升专题会议
三是抓细科研管理,定向培育创新团队。为深入践行质科院“政治建院、科创立院、人才兴院、改革强院”发展理念,中心负责人多次在中心例会上专题研究讨论创新团队建设,并亲自带队,逐一走访各研究所与科研人员深入交流,围绕“315”科技创新体系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以及“一站式”“一体化”融合服务新模式,不断提升实验室的自主创新力、优质服务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以产业升级为“帆”,提升服务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时速”
始终把握党建“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责定位,把解决企业“卡脖子”技术问题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作风建设保障改革任务落实。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积极参与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抽调技术骨干组建专题调研组,深入我省绿色石化(精细化工)、智能物联、集成电路、智能光伏、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调研,摸清产业量传溯源体系建设现状,梳理行业计量标准、测量能力以及科技攻关清单,明确企业技术帮扶需求,了解企业“要什么”,引导企业“做什么”,指导企业“怎么做”。通过组织“测量咨询师”入企帮扶、召开技术需求座谈会、开展公益培训会等方式,共帮扶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90家企业,在计量领域解决各类技术难题41个。
电离辐射创新团队赴秦山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调研交流
二是强化高效集成。聚力检测认证增信,发挥国际互认实验室作用,举办中国-斯里兰卡电力测量体系建设战略合作研讨会,出具首份本土化试验+国际化认证的电能表CE-MID欧盟认证证书。牵头制修订国家计量技术规范《OIML证书制度附加要求 OIML R46(有功电能表)》,为我省电能表企业获取OIML证书提供便捷路径;超声燃气表、水表、电力互感器型式评价效能持续提升,帮助企业提升新产品入市速度;联合研发的智能物联仪表通信性能在线测试装置首台套设备在多个企业上线运行,解决企业产品通信性能测试难题。
三是及时总结交流。积极推广中心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组织上报“计量促进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双向直达”等服务案例。其中,助力浙江电能表产品走出国门,入选长三角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典型案例;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获市场监管总局选送,并在中国“一带一路”官网发表;“远程数智一站式服务实验室建设”“NB-I0T水表通信性能测试难题解决”两个案例成功入选“计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百项成果案例,充分彰显浙江省质科院凭借高质量的技术服务获得了各界广泛认可与高度赞誉。
NB-IoT水表通信性能测试难题解决案例和远程数智一站式服务实验室案例
三、以创新发展为“桨”,凝聚核心技术成果转化的“动力”
中心技术团队以实干精神,不断提高实验室资质能力,将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实际行动,在产业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确保科研成果能够顺利转化为产品、服务和产业标准。
一是技术能力不断增强。新建计量标准9项,其中省内最高计量标准1项;加快2023-2024年度项目建设进度,目前中高压环道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油流量标准装置、电离辐射计量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桩检测能力等一批填补空白项目已进入验收阶段;国家电能表、液体流量计量器具质检中心已通过国家、省级资质认定换证复查评审;参与国家计量比对9项,为主承担全省技术比武1项,作为主导实验室组织全省计量比对1项;在环境监测、生命健康、新能源等领域新增新能源标准量传装置、主动活塞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压缩氢气加气机检定装置、导航与测绘装备等一批高端检测装备,不断提升产业计量基础检测能力。
全省医用数字摄影(CR、DR)系统X射线辐射源计量比对现场
二是创新载体持续推进。牵头成立浙江现代先进电力测量技术创新联盟,发布《2023年度浙江现代先进电力测量体系建设白皮书》;在国家燃气表型评实验室的基础上完善型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系统与装置对接、记录报告自动生成;在MID认证资质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建设气体流量实验室监控及环境监测系统,对重点管控区域环境条件进行实时监测记录;争创全省碳计量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联合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开展碳计量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以及碳测量仪器设备研制。
三是成果转化成效显著。聚焦能源双碳、生态环境、医疗卫生等领域,持续发挥国家市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作用,全力推进科研项目研究进度和质量。以流量仪表产业的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通过流量计量标准装置研制和流量在线测量技术研究,对接产业发展需求转化应用科技成果,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流量仪表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核电领域,针对多种基质、多种规格、多种核素的放射性样品,结合蒙特卡洛方法、准直器方法、XCOM数据库等多种研究,将研究成果申报浙江省地方校准规范。
流量仪表研究人员赴企业调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决定》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部分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能源和健康计量中心党总支将进一步学习贯彻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四梁八柱”、明确目标任务、谋划抓手举措,努力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