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系列展播(1) 战略科技部党支部|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搭起质量服务赋能产业发展的“船”与“桥”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news.pubTime}} 浏览量:{{news.hits?news.hits+1:1}}次

编者按:今年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五届五次会议召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质科院”)机构改革启动实施之年。省质科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锚定建设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质量科学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引领质科院稳步、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政治建院建设的意见》,我院牵头组织开展“党建引领”系列案例征集,强化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本期开始,将对各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系列案例进行展播,充分展现各党组织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创新实践、突出成效和先进经验。


把党支部延伸到“产业链”上,搭起质量服务赋能产业发展的“船”与“桥”

战略科技部党支部

 

产业链党建一头连着组织,一头连着产业,是党建工作新的延伸,对推动链上企业抱团发展、发挥聚合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战略科技部党支部积极探索链式党建与产业链发展同频共振的实现路径,一体推进服务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供应链深化融合,通过建强基础组织、强化意识转变、优化服务模式,推动建立“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党建”的良性循环。

一、因“链”而动,建强组织促引领

一是沿着产业链织密建强“组织链”。在“链”上促联动,按照“公转带自转”的思路,强化质量服务机构“粘合剂”“催化剂”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的负责人纳入产业党建圈,以“产业链党建+行业协会”“产业链党建+龙头企业”模式,形成“一盘棋”发展格局。在“点”上寻突破,广泛组织各业务条线基层党组织,紧扣产业图谱,梳理全省288个产业集群清单,设计产业质量图谱”,稳步推进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省域块状经济全覆盖,推动实现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找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二是对标服务链厚植培育“先锋团”。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支部党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的“熔炉”作用,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与产业发展、业务延伸紧密融合,突出“学、干、改”,增强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针对性实效性。全方位提升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注重严把“入口”畅通“出口”,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从技能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中发展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选树先进典型,促进基层党员时时铭记党员身份、处处对标对焦看齐、事事争当先锋模范。

二、应“链”而行,系统布局促突破

一是加快布局产业服务重点能力。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环境监测、生命健康和先进制造等领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业务支部为单位,全面开展重点产业服务能力项目攻坚行动,新立项精密感知探测技术科研能力提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检测能力提升8个项目,投入经费近5600万元。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全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标准提升,深入推进“品字标”对标提质,支撑发布“浙江制造”标准培育计划,推动构建与产业链相适配的标准链。

二是积极搭建产业服务支撑平台。大力推动标技委、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等平台载体建设,强化“筑巢引凤”,稳步推进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浙江省域块状经济全覆盖。积极筹建长三角先进制造计量技术委员会获得批复,牵头成立浙江现代先进电力测量技术创新联盟,以质量纽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入合作。牵头成立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创新联盟,助推湖州德清高水平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聚焦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需求,联合绍兴市局,共同开展重大平台载体建设、重大项目集成服务。

三是持续提升国内外影响力。依托国家技术性贸易快速响应中心、总局技术性贸易措施人才培训基地和之江标准化智库等平台优势,持续开展WTO/TBT通报评议及特贸关注提出代表中国的22条评议意见提交特别贸易关注议题7项,向商务部贸易救济局上报《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与分析》半月刊18期,编辑出版《国际贸易与技术壁垒》9期,为浙江企业和产品“走出去”营造良好环境。

三、顺“链”而为,优化服务促发展

一是以业务集成带动服务增值。组建由各业务支部书记组成的党员先锋队,试点探索建设跨学科、全链条的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等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施行业务支部“揭榜挂帅”制度,持续开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调研,编制相关产业链质量要素需求清单,深入发掘计量、检验检测、标准化、认证等方面共性与个性化需求。组建质量基础设施讲师团队,开发常态化培训类服务产品,提升“软”服务水平,提升产业整体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

图片1.png

1 加油机计量检定保障民生

图片2.png

2 注册计量师专题培训

二是以能力升级拉动服务满意。将业务效能提升纳入党组织活动讨论议程,在窗口型支部常态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践,聚焦统计晾晒中暴露出的资源短板以及人力资源、仪器设备、业务用车等方面的时效制约因素问题,联动人力、后勤等相关支部,系统推进问题攻关。持续提升质量服务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水平,逐步推动实现质量服务全流程网办掌办,不断提升客户办事便利性。

三是以贴近一线彰显责任担当。深化山海协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拓展苍南针织、吴兴童装、磐安中药材、江山蜂产品、嵊泗民宿等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成果应用创新质量省地共建模式,推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升级版。聚焦百姓关注的缺斤短两等计量失信社会问题,组织党员专家团队,研究技术防范方法和科技甄别手段,守护民生关键小事,相关做法获浙江日报头版报道。聚焦“一老一小”民生保障问题,建立党员先锋队,深入“西湖区民生计量服务站”常态化开展电子秤、血氧仪、血压计等生活常用计量器具检测公益服务,将服务内容从单纯计量服务向产品检测、质量科普等做进一步拓展。

图片3.png

3 助力企业开展品字标认证

上一篇:省质科院退休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篇:“情景课堂”让党建工作标准化“活”起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