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质科院积极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助力出口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news.pubTime}} 浏览量:{{news.hits?news.hits+1:1}}次

当前,在美国“对等关税”和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明显增多。欧盟作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其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对浙江乃至全国外贸至关重要。然而,欧盟在近期密集出台多项法规草案,若生效实施将直接导致我省出口企业在认证时间和成本上的双重提高,甚至流失市场份额。

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稳拓调优”决策部署,在省市场监管局的统筹指导下,省质科院(浙江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于4月22日同步召开2场WTO/TBT通报评议会,助力企业提前识别技术壁垒,关口前移主动应对,破解我省产品出口难题。

把脉计量器具新规,守护传统产业竞争力
    欧盟《计量器具指令》修订草案(G/TBT/N/EU/1125号通报)新增对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压缩气体加注系统及智能电表的技术要求,涉及计量精度、数据传输等关键指标。浙江作为计量器具出口大省,2023年仅电能表出口额就达44.4亿元,居全国首位。新规若实施不当,可能抬高企业合规成本,甚至被拒之门外。

为此,省质科院联合浙江省计量与标准化学会组织龙头企业、技术专家开展评议,围绕产品定义、技术参数、包装要求等提出10余条修改意见,力争推动欧盟优化条款,维护我国产业利益。

微信图片_20250423154746.jpg

破局数字产品合规,抢占新兴领域话语权

欧盟《网络弹性法案》强化了数字产品网络安全要求,其最新实施条例草案(G/TBT/N/EU/1126号通报)要求落入重要和关键产品范围内的产品进入欧盟需满足更为严格的合规审查,如开展第三方合格评定,这势必将给我省乃至我国相关产品出口企业带来认证时间和成本上的双重压力。

评议会召集来自全国20余家机构专家,从产品分级分类的合理性、认证实施路径、法规执行缓冲过渡以及国际互认等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欧盟市场准入规则更具可操作性和公平性。

微信图片_20250423134756.jpg

针对国际贸易新挑战,省质科院将双管齐下:一方面,严格遵循国际叙事规则,系统完善评议意见并提交欧盟官方机构,建立全流程动态跟踪机制,全力推动其对草案中不合理条款进行修改与重审,为企业筑牢公平贸易的坚实屏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商务部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站、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等平台优势,通过深化技术性贸易措施研判预警、畅通国内外标准规则对接、搭建政企研协同攻关桥梁,助力企业破解贸易壁垒,全力协助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促转型,政企同心共克时艰,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下一步,省质科院将按照国际叙事规则完善评议意见并提交欧盟官方机构,持续跟踪法案进展,敦促其修改完善、重新审查草案中的不合理条款,为我国产业争取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环境。
    面临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省质科院将充分发挥商务部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站、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等平台优势,通过深化技术性贸易措施研判预警、畅通国内外标准规则对接、搭建政企研协同攻关桥梁,助力企业破解贸易壁垒,全力协助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促转型,政企同心共克时艰,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上一篇:省质科院承办两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研讨会,赋能婴童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省质科院组织召开省局重大科技项目推进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