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全会精神,勇蹚改革新路” 学习体会二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news.pubTime}} 浏览量:{{news.hits?news.hits+1:1}}次

拥抱改革 引领发展 加快推进科研型事业单位战略转型升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体会

战略科技部党支部 宫家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决定》的点题之句,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决定》,首先必须把这个主题理解好、领悟好、贯彻好。8月28日,陆立权院长作《坚持深化改革 激发创新活力——奋力打造“全国领先 国际一流”综合性质量科学研究机构》专题党课,内容牢牢牵住改革“牛鼻子”,将《决定》精神与院长期发展有机融合,生动描绘了高水平综合性质量科研机构的远景蓝图,为我院下阶段发展指明了方向,提振了全体员工干事创业信心。以下是我的几点学习体会。‌

一、再“学深一层”,以大局思维领会深化改革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这里厚植着改革的土壤。省质科院因改革而生,改革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基因。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唯有以“时不我待”之势,蹄疾步稳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增强科研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科研单位的管理服务效能、充分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活力,才能扛起为科研型事业单位机制体制改革闯新路、挑大梁、做示范的先行使命,不负党和人民所托。

二、再“看远一步”,以系统思维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研类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也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上。举好科技创新“指挥棒”,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要有大局眼光,找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找准国家战略方向与我省产业优势,找准我院科技发展现状和应走的路径,把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起来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方向、目标、工作重点。二是要面向基础、面向前沿、面向产业。围绕量子测量、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型自然科学以及标准化、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软科学等角度,加强计量、标准化、检验检测、安全评价等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理论建设。同时围绕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找出趋势所指、产业所需的点位重点攻关,绵绵发力、久久为功,推出一批批“行业领先、好用管用”的科技成果。三是要形成生态。通过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强化科研基础设施互用共享、优化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加强科技创新激励等举措持续深化科创机制体制改革,推动形成各部门协同互动、各要素高效配置、科创带动发展、发展反哺科创的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三、再“站高一级”,以战略思维引领融合发展。《决定》指出“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省质科院因改革而生,因融合而强。谋划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一是要纵向延伸。集中院内部优势资源力量,对标产业链,补齐服务链。积极谋划跨学科、跨领域、全链条、NQI 全要素服务产品与项目,加强对产业链前端如开发设计验证、性能验证、中试验证等项目的服务支撑能力水平,不断丰富质量元素赋能产业发展的应用场景。二是要横向拓展。广泛联合省市县质量服务技术机构,共同组建产业质量基础设施协作联盟,持续提升我院对省域范围相关机构的引领作用。加强智慧实验室、线上检测平台等数字化场景建设,加快探索制定智慧实验室认定标准,推动检验检测技术向在线化、自动化、远程化和可视化转型升级,持续强化我院对省域范围相关机构的支撑作用。三是要立体扩容。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构建多维立体开放协同的大融合大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我院在国家与市县、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通过组建产业技术联盟、举办联合实验室、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方式,推动形成科技联合攻关、人才联合培养,基础资源共用、科技成果共享的互利共赢良好局面。

四、再“想深一度”,以多元思维构筑人才支撑。《决定》指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事业发展关键在创新,首要是人才,要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要引入活水。破除以“帽子”论英雄、凭资历识人才的“藩篱墙”,聚焦“层次高、有资源、能带队”的领军型人才和“想干、肯干、能干”的青年人才,为我院注入源源不竭的新鲜血液。二是要厚植沃土。积极为人才搭台子、架梯子、铺路子,强化激励制度供给,丰富人才评价维度与成长路径。遵循“公平公正、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基本原则,杜绝“躺平躺赢”现象发生,推动科研、管理、经营、技能等各类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三是要淬炼基石。对优秀苗子要大胆使用,充分支持。既要敢于“压担子”,坚持因业择人,坚持实践砺才,让青年人才在相配的岗位摸爬滚打、历练成长;更要善于“卸包袱”,强化事业上的指引、业务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关爱,让青年人才心无旁骛地放手探索。

道不可坐论,理不能空谈。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勇担使命,把《决定》的“大写意”转化为省质科院事业发展“施工图”,推动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我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坚实的质量支撑。


上一篇:“学习全会精神,勇蹚改革新路” 学习体会十 下一篇:“学习全会精神,勇蹚改革新路” 学习体会九
返回列表